<p id="qc1up"><del id="qc1up"><xmp id="qc1up"></xmp></del></p>

    <track id="qc1up"><strike id="qc1up"></strike></track>
  • <track id="qc1up"></track>
    <table id="qc1up"><ruby id="qc1up"></ruby></table>
    1. 歡迎訪問榆林市檔案館!      今天是

      利用實例

      您的位置: 首頁  >  檔案文化  >  利用實例
      社會民生篇
      發布日期:2014-08-07 00:00   來源:原創   作者:榆林市檔案館  瀏覽8217打印

      1990年1月16日,延川縣稅務局馮成前來米脂縣檔案館查閱申光亮、申仲仁的家庭成份問題。申光亮、申仲仁系米脂縣高二溝村人。1966年社教期間補定為富農成份。1989年在為申仲仁建檔時本人提出其家庭成份與實際成份不相符,經查縣檔案館所存政府辦永久檔案235卷141頁,關于改變申光亮、申仲仁1966年四清運動中補定富農成份的材料中明確指出:原定該家在解放前三年雇工有出入,故經1978年11月14日會議研究決定,將申光亮、申仲仁一家恢復為中農成份。后經縣檔案館出示證明,申光亮、申仲仁一家的家庭成份問題得以明確。

      1997年,原在青藏高原地區工作的國稅局退休職工,退休時他領取了75%工資,按有關政策在高原地工作工齡一年按一年半計算工齡。按這樣他在青海工作了四年,工齡應增加2年,工資應拿到原工資的85%,經過查找計委檔案,找到了相關文件,證實了老人這一說法,彌補了短缺的工資。

      李啟林同志原是橫山縣城關鎮武裝部部長,現已退休。1977年1月14日,武裝干事李啟林帶領十幾個民兵進行手榴彈投擲演習時,一個姓賈的小伙子不小心拉響了手榴彈而情況緊急,李啟林同志奮不顧身,前去踢手榴彈,結果身體多處受傷。因他表現突出,受到省級的獎勵,應獎勵一級工資,但調資處不承認。2000年,他通過查找1977年3月26日的《榆林報》找到了他立功的事實,為其增加了一級工資。

      橫山縣張家洼村村民張玉仁,1958年參加工作,在國營波羅瓷廠工作,因60年代精簡回家,一直在家務農,現根據中央有關社保政策,于2001年4月10日到本縣檔案館查閱有關檔案,經查縣計委全宗檔案,確有其名冊,為其獲得低保提供了可靠證據。

      市物資局工人韓永生在上世紀70年代插過隊,因個人材料中沒有插隊手續,所以工資問題沒有得到解決。1986年底來榆林地區檔案館查檔,在1970年前后的知青辦檔案中均沒有查到,后在城關鎮全宗內的插隊名冊中找到了他的名字,使他高興而歸。

      1988年12月,城關鎮居民余生蘭因離婚分割財產一案上訴訟處理,法院在受理此案中來館查找了余生蘭當時的結婚證存根,證實了結婚時間,使財產得以合法分配。

      榆林地區進校是一九五八年成立的,一九五九年征購當地生產隊一百零五畝土地,其中建校用地六十五畝,生產基地四十畝,一九八0年以來,當地村民說,該校用地未征購,是平調去的,當時給錢是青苗補償費,要求返回土地,雙方為此事一直爭執不休,縣教育局、基建局等有關部門會同學校、村干部座談未能解決問題,最后事態發展嚴重,一九八七年村干部將學校的四十畝生產基地按全村人口劃分到戶,村民已開始整地,準備耕種。學校急派人來地區檔案館查閱了原師院附中的檔案,證實在一九五九年征購土地時付款一萬三千元,青苗賠償費二百多元,為這場官司提供了依據,很快解決了產權糾紛問題,使該校免付重新征購土地費的一百萬元。

      綏德師范學校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曾有土地30畝,幾十年來一直下落不明,學校因檔案曾被火燒和知情人調離等原因,要打官司,又找不到被告,經過反復調查,最后到地區檔案館調查到:榆林專署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二日的通知,將綏德師范財產五九年移交給綏德農校,農校撤銷后又移交給綏德縣實驗農場,以后又轉交給綏師。專署發出通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開始而未兌現,直到一九八七年該校找回原有土地三十畝,總價值約為九十多萬元。

      一九七三年,駐榆五三八一部隊和橫山黨岔公社南莊大隊、北莊大隊簽訂了征購土地協議合同。十多年來,部隊將征購土地作為勞動基地和基本建設用地使用,后來部隊撤銷,將建筑物和勞動基地一并轉讓地方政府,正值辦理移交手續時,當地農民阻止移交,南、北莊村委會認為這些土地一部分是當時征購的,一部分是多占的,要求將多占土地歸還他們,征購部分土地又部隊處理。雙方一直爭執不下,最后榆林軍分區派人來地區檔案館查找依據,在基建局的檔案中查到了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征購地協議合同,原件稱:征購單位,五三八一部隊(簡稱甲)被征購單位:橫山黨岔公社南莊大隊、北莊大隊(簡稱乙),征用土地54.45畝,總計三年產量39.232市斤,每斤單價0.10元,總值3923.2元,由甲乙雙方一次結清,從征購三日起,土地歸甲方所有。此后,軍分區將上述檔案復印件展示后,南北莊農民在事實面前表示愿意按協議合同處理,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還為政府節省再次征購土地費五十四萬元。

      榆林市第一醫院的李佳周同志是麻醉主治醫師,在晉升職稱時,因他的個人檔案里沒有晉升麻醉主治醫師職稱的資料,同時他麻醉主治醫師職稱的資格證明書丟失,從而沒有資格申報高級職稱。2001年來到檔案館在職改辦全宗找到了當年晉升麻醉主治醫師職稱的批復,使其順利辦理了高級職稱的申報。該醫師感慨地說,檔案真的是太重要了,幫助我解決了晉升職稱的問題。

      2006年---2008年,我市公務員法實施公務員登記過程中需填報單位成立時間、個人任職時間,市館接待了72人個查檔人員,為他們提供干部任職文件、人事調令、職稱批文等檔案材料105卷,為機關人員順利通過公務員過渡、提高職級待遇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為了徹底了解1956年公私合營企業政策及涉及其中股金股息是否退還問題,2011年10月20日,榆陽區信訪局黨紅崗(借調)來市檔案館查閱相關資料,給因持有當年股權證的上訪人員有了一個明確的答復,及時化解了矛盾。黨紅崗同志對市館查閱人員的熱情接待給予了高度評價。

      全國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關于加快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人員基本養老問題和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等遺留問題的政策出臺之后,2012年榆林市毛紡廠、榆神煤炭公司近二十名城鎮大集體企業退休干部職工前來榆林市檔案館查閱(年初&mdash;年末)工資審批表、和退休批復,我館工作人員及時為他們查閱并提供了復印件,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老大難問題,為這些離退休職工參加養老保險提供了原始依據,維護了職工們的合法權益。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p id="qc1up"><del id="qc1up"><xmp id="qc1up"></xmp></del></p>

      <track id="qc1up"><strike id="qc1up"></strike></track>
    2. <track id="qc1up"></track>
      <table id="qc1up"><ruby id="qc1up"></ruby></table>